本网讯(通讯员:吴颖)金秋送爽,丹桂飘香。近日,安徽新华学院艺术学院为2025级环境设计与艺术与科技专业的新生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内容丰富的入学教育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帮助新生们深入了解学院底蕴、专业内涵、学习方法和未来前景,为他们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指引明确的方向。
一、学院巡礼:底蕴深厚,平台广阔
活动伊始,艺术学院环境设计黄教授和艺术与科技李教授代表学院致欢迎辞,并向新生们全面介绍了艺术学院的辉煌历程与发展现状。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创新、国际化”的办学理念,构建了跨学科、跨媒介的综合性艺术教育平台。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和艺术家,教学设施先进,拥有多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创新工作室和校企合作基地,为同学们的成长成才提供了一流的软硬件支持。
二、专业解码:双翼齐飞,定义未来
随后,环境设计艺术学院黄教授和李教授分别对两个专业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
环境设计专业:不仅关注传统的室内外空间设计,更致力于探索人与环境的关系,涵盖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建筑装饰、展示设计等多个方向。专业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空间造型能力、项目策划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能够创造兼具功能性、审美性与可持续性的高品质人居环境。
艺术与科技专业:作为前沿交叉学科,该专业聚焦于数字技术、智能交互、虚拟现实(VR/AR)、数据可视化等新兴领域与艺术创作的融合。旨在培养能够运用科技手段进行艺术创新表达,从事新媒体艺术创作、交互装置设计、用户体验(UX/UI)设计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是面向未来创意产业的重要引擎。
三、成才蓝图:系统规划,精准培育
在人才培养方案介绍环节,详细阐释了“一生一方案”的个性化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围绕“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方向模块+项目实践”展开,低年级重基础理论与技能训练,高年级强调项目驱动和跨界整合。学院通过引入工作坊、大师讲座、国际联合课程、企业真实项目等,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四年的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方向,获得全方位的成长。
四、学法指引:从输入到输出,从理论到创造
针对新生们普遍关心的“大学如何学习”问题,优秀教师代表[教师姓名]分享了专业学习方法。她强调,艺术与设计的学习绝非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索和批判性思考的过程。鼓励同学们:
1. 广泛涉猎:大量阅读理论书籍,观摩优秀作品,关注行业动态,构建广阔的知识视野。
2. 勤于动手:熟练掌握各类软件和工具,不惧失败,在不断的草图、模型、代码实践中提升技能。
3. 学会思考: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定义设计需求的能力,让创作有的放矢。
4. 跨界合作:主动与其他专业同学交流,在碰撞中激发灵感,适应未来团队工作模式。
五、成果预览:学长风采,启迪新人
为激发新生的学习热情,活动现场特别设置了往届优秀学生作品展示环节。从环境设计专业精致的建筑模型、充满人文关怀的社区改造方案,到艺术与科技专业炫酷的互动媒体装置、富有想象力的虚拟世界构建,一件件作品生动展现了学长学姐们的创新思维、扎实技艺和社会责任感,让新生们直观感受到了专业的魅力与无限可能,现场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六、未来已来: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谈及专业未来发展,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主任姓名]给出了令人振奋的答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提升以及数字经济的爆发式增长,两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十分广阔。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可投身于规划设计院所、房地产公司、装饰设计企业等;艺术与科技专业学生则在互联网大厂、数字娱乐公司、科研机构、博物馆科技艺术展陈等领域备受青睐。学院将持续提供全方位的职业发展支持,助力学子们实现梦想。
七、互动踊跃:畅所欲言,憧憬满怀
在最后的互动答疑环节,新生们围绕课程选择、实习机会、国际交流、设备使用等踊跃提问,教师代表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现场气氛热烈活跃,新生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本次新生入学教育不仅是一场介绍会,更是一次动员会和启航仪式。它成功地帮助2025级环境设计与艺术与科技专业的新同学融入了艺术学院大家庭,明确了前进方向,增强了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相信这批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新血液,必将在安徽新华学院艺术学院的沃土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未来成为引领设计变革与艺术创新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