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队简介
安徽新华学院艺术学院“华园青年艺术+”实践团队自2019年初成立以来,始终秉持“专业促进实践,服务共建美好”的理念,五年来,团队深入旌德、霍山、怀远、凤阳、宣城、安吉等多个地区进行理论感悟、志愿服务、调研走访、抗洪防疫、校友寻访、劳动教育、艺术支教等多维度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立至今曾获:2022年国家级“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2019年省级“三下乡”优秀实践团队、安徽省第五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三等奖、安徽省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三等奖及安徽省第五届“互联网+”大赛红色逐梦之旅赛道三等奖。
二、团队特色
2023年暑期,华园青年艺术+实践团继续起航,在安徽新华学院艺术学院团总支副书记的带领下,团队一行深入宣城、安吉两地,搭建以乡村振兴促进为主线,校友寻访、劳动教育、理论感悟、文化探寻等多维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调研走访:开展座谈交流,汲取振兴经验
实践筹备期间,团队成员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助农典型企业宣城木子禽业专业合作社和安吉上墅乡的“音乐乡建”项目,采取调研两类风格差异较大的乡村振兴典型项目,以汲取乡村振兴经验。
在宣城木子禽业专业合作社,团队一行不仅在展厅了解到合作社的品牌发展历程、发展路径和方向,更是通过实地走访木子禽业专业合作社宣州鸡原种厂、木子禽业饲料厂生产供应链工厂,深入养殖场体验劳动教育,帮助养殖场的村民拾鸡蛋,用青春的视角记录合作社和当地农户为促进乡村振兴,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新活力背后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
在安吉“大麓书院”共富工坊,团队一行与村书记开展座谈交流,深入了解到:共富工坊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积极拓展乡村业态,将音乐、露营等艺术元素巧妙地融入未来乡村建设。曾先后举办大麓音乐节等主题活动30余场,活动门票收入的5%用于村内困难儿童生活改善。音乐节举办期间,也吸引了当地居民参与其中,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致力让每一场活动惠及于民。
(二)校友走访:一片丹心筑梦,点滴星火接力
为充分凝聚校友力量,发挥优秀校友榜样作用,引领我校学子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团队一行来到安吉县安徽新华学院创意研究所开展优秀校友走访活动。
本次走访对象为正在安吉创业的2019级毕业生。团队一行在二人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工作室办公环境,团队成员和正在实习的学长学姐们开展交流学习,并主动申请现场为他们进行建模、AI等软件的实操指导和学习。在操作和沟通交流过程中,成员体会到了实习工作的不易,并立志以优秀校友为榜样,更加坚定了努力学好专业课程的决心。
(三)主题实践:循溯足迹悟思想,探寻非遗传匠心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值“七一”来临之际,团队一行来到安吉天荒坪镇余村,感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循迹溯源,学习“两山”理论的精神内核,以及在思想伟力激发下创造出来的艺术乡建的生动实践。团队成员通过此次主题实践活动,用心学习,用心感悟,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安吉章村镇的郎村,风景秀丽,有着存有2000多年历史的畲族古村。团队一行参观了畲族艺术馆,详细了解了畲族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人文故事。据悉,当地非常注重非遗的传承,非遗传承人通过走进校园为孩子带来彩带教学,充分运用线上直播和线下展示,发扬畲族编制技艺,引领畲族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
三、宣传实效
华园青年艺术+实践注重“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的思想引领,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不断宣扬实践成果,扩大此次“三下乡”的影响力。团队实践获多家媒体网站公开报道,其中,国家级媒体中国教育在线报道1篇;人民网、安徽省学联、凤凰网安徽等省级媒体报道6篇;校级媒体报道10篇;短视频1个。
“华园青年艺术+”团队成员通过此次“三下乡”,走出校园,深入乡村,充分认识到乡村振兴的巨大引领和带动作用。同时,在脚步丈量大地、内心感受思想伟力的过程中,增强了团队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未来,青年学子将继续在奋斗的步伐中,在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等各个领域彰显青年担当,贡献青年力量。
图1为团队成员在了解宣城木子禽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历程
图2为团队成员与宣城木子禽业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合影
图3为团队成员在宣州鸡销售基地合影
图4为团队成员正在帮助合作社村民拾取鸡蛋
图5为团队一行与安吉村书记开展座谈交流
图 6 为团队成员与实习学长学姐们开展交流学习
图7为团队成员正在前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发源余村
图8为畲族艺术馆工作人员为团队成员介绍畲族非遗文化
(审核:许存福 编辑:张小菊)